自以为是的“善意谣言”也会造成伤害
1996年,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女大学生刁爱青遭人谋杀,此后26年间,这起案件长期未获侦破,逐渐以“南大碎尸案”之名,成为舆论关注的悬案。对受害者的家属而言,26年的追问与等待,无疑是一场漫长的煎熬;而将杀人真凶绳之以法,也必然是办案民警的夙愿。
近日,一则直指案情中心的网络传言,让众多关心这起案件的人“空欢喜”了一场,也让社会直观感受到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之害。5月30日,该案代理律师周兆成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有网友爆料称,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逮捕一名犯罪嫌疑人,怀疑其涉嫌参与“南大碎尸案”。提及这则传言时,周兆成特别指出:消息尚未获得官方证实,“如果是造谣,那真的太无底线了”。
这则“好消息”传言很快就被有关部门证伪。5月30日当天,南京市公安局、南京市网信办有关工作人员先后对媒体表示:“南大碎尸案”暂未侦破,网传情况系谣言。尽管这已经不是公众第一次看到以“悬案告破”为噱头的谣言,但对受害者家属而言,这却无异于一场心灵折磨。理智的网民或许一开始就对这类传言持有怀疑态度,但受害者家人很难保持同等程度的冷静。面对采访,刁爱青的姐夫钱先生表示:他们也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可以告慰妹妹的在天之灵。然而,谣言能带给他们的,只有希望破灭后倍增的失望和更加漫长的等待。
究竟是谁炮制这样的谣言?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答案。不过,在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讨论中,不乏有网友认为:这是一个“善意的谣言”。这里所谓的“善意”,并不是说网友认同造谣传谣者的立场,而是说就连造谣、传谣者本人,也未必意识得到自己的错。
从谣言形成机理上看,造谣传谣者可能是听到了某些警务消息,然后擅自“脑补”,错误地将这些消息和“南大碎尸案”联系了起来。不论是在谣言产生的源头,还是在后续的传播链条之中,传播者越是盼望案件早日破获,越可能一厢情愿地把“脑补”出来的情况当真。
从社会应对谣言的经验中,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个规律:越是在糟糕的境况之下,人们越容易相信积极的、看起来可以扭转事态继续恶化的消息。这种心理特征固然是人之常情,但也给所谓“善意的谣言”创造了传播条件。对公共舆论场上的传播主体而言,理应本着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审视所有信息,拒绝轻信、谨慎求证。毕竟,如果一则谣言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给社会带来了损失,不论拿出多少“善意”的理由辩护,都是苍白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之初,网上一度盛传过一大批这类谣言。从“蒙古国送的羊集体过境”,到“板蓝根加醋可以杀死新冠病毒”,如此种种,都是符合公众主观期待而得以传播的谣言。乍看之下,与那些制造恐慌的谣言相比,这些“正面”谣言似乎没有太大的直接危害,但是,其中暗含的伪科学、反科学底色,以及“我相信的就是真的”这种思维习惯,却会污染舆论传播环境。不久之前,在部分疫情封控区,甚至有个别网民为了“减少焦虑”,在别人发布的求助帖下,谎称当事人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对急需帮助的人而言,这种自以为是的“善意”无异于落井下石。
真就是真,假就是假,虚假信息没有善恶之分。驱动谣言的所谓“善意”,即便不是由恶意伪装而来,也是盲目、偏执的“善意”。互联网空间的信息环境十分复杂、信息来源良莠不齐,面对谣言,公众不仅要擦亮双眼,提升媒介素养,让自己具备更强的辨识力,也要走出心理盲区,以更理性客观的心态看待“投其所好”的谣言,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舆论空间更“干净”。
【生词】
1. 煎熬 [ jiān áo ]:(动)比喻生活受折磨:受尽~。
2. 绳之以法 [ shéng zhī yǐ fǎ ]:绳:木工用的墨线,是校正曲直的工具,引申为制裁。法:法律,法令,制度。根据法律或法令制裁。
3. 夙愿 [ sù yuàn ]:意为一向怀着的愿望,平素的心愿,久存心中的希望。
4. 噱头 [ xué tóu ]:(方)(名)①滑稽:很~|~极了。②滑稽的话或举动:独角戏演员的~真多。③花招;手段:摆~(耍花招)。
5. 在天之灵 [ zài tiān zhī líng ]:灵:精神。尊称已逝世的人及其精神。
6. 一厢情愿 [ yī xiāng qíng yuàn ]: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7. 良莠不齐 [ liáng yǒu bù qí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指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
网址:http://zqb.cyol.com/html/2022-06/01/nw.D110000zgqnb_20220601_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