제목   |  [6/7] 治理“山寨证书”乱象 考证不是成功捷径 작성일   |  2022-05-25 조회수   |  7571

治理“山寨证书”乱象 考证不是成功捷径

 

 

 

  最近正值招聘季,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证书”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的眼球。据了解,一些机构借由新兴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的名义开展培训、评价、发证等活动,有的利用网络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甚至假冒权威机构的名义组织培训、颁发证书等。市场上各类机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一时间让人难以分辨。

  “拿到证书,月入过万”,此类广告宣传语往往是培训机构招揽学员的噱头。其实,很大一部分“发证机构”是没有正规资质的“山寨机构”。学员“毕业”后也没有拿到高薪,反而先交了“万元”学费,最后才发现花高价钱换来的证书根本是一张“废纸”,甚至连用得上的知识技能都没有学到。

  当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加入了“考证大军”的行列,希望通过掌握更多技能提升自己,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需求催生了“考证”热潮,但年轻求职者毕竟缺乏社会经验,再加上求职心切、想要走捷径等心理,给不法机构提供了可趁之机。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职业资格已经不再全部由政府或其授权单位认定发证,而是部分转为社会化等级认定。在这一背景下,技术技能类社会服务行业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当然,非法培训机构也看到了这块大“蛋糕”,企图“分一杯羹”,他们不会考虑作为消费者的学员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一些机构收取高额考试费用后便颁发证书,甚至连证书都不发就“跑路”,这些不法行为更扰乱了技术技能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职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权威性。

  近日,人社部、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山寨证书”网络治理工作。整治“山寨证书”乱象,需要加强对机构资质、培训内容、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审核认定,规范技术技能人才市场发展,防止某些单位假借国家信用为不法行为背书,并以此牟利。针对网络上发布的相关内容,各地网信部门与人社部门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管理,及时清理违法违规信息,对处置的违法违规网站平台和账号以及查办的典型案例要适时开展宣传曝光。针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求职者,有关部门可以主动与高校合作开展就业宣传教育,以帮助这一群体正确认识就业压力,及时甄别“山寨考证”,避免被“李鬼”牵着鼻子走。

  当然,对于求职者来说,关键还是要正视“考证”这件事。即使是“正规证书”,也不能只靠它来驰骋职场,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考证更不是成功的捷径。想要像人们常说的“月入过万,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只能靠自己的真实能力,只有付出“上万遍”的努力,才能得到“上万倍”的回报。

 

 

 

 

 

 

 

 

 

 

 

 

 

 

 

 

 

 

 

 

 

 

 

 

 

 

 

 

 

 

 

 

 

 

 

 

 

 

 

 

【生词】

1. 鱼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冒充真的。

2. 良莠不齐 [ liáng yǒu bù qí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指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

3. 噱头 [ xué tóu ]:花招;手段

4. 脱颖而出 [ tuō yǐng ér chū ]:锥子的整个尖部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

5. 甄别 [ zhēn bié ]:考核鉴别。审查区分。

6. 驰骋 [ chí chěng ]:骑马快速奔跑。

 

 

 

 

 

 

 

 

 

 

 

 

 

 

 

 

 

 

 

 

 

 

 

 

 

 

 

 

 

 

 

 

 

 

 

 

网址:http://views.ce.cn/view/ent/202205/11/t20220511_37569417.shtml

인쇄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