제목   |  [10/11]东西问|杨朝明:祭孔为何历久弥新弥广? 작성일   |  2024-10-02 조회수   |  32069

[간체자]  

 

 

 

 

 

 

 

东西问|杨朝明:祭孔为何历久弥新弥广?

 

 

 

 

 

      中新社济南9月29日电 题:祭孔为何历久弥新弥广?

 

  ——专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杨朝明

 

  作者 于海涛 孙婷婷 李欣

 

 

  祭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是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在各地的孔庙和文庙等场所举行的祀典。近年来,越来越多喜欢中国文化、渴望了解儒家思想的人到当地的文庙、书院等地参与祭孔活动。

 

  祭孔大典起源于何时?设立的目的是什么?还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举行?近日,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杨朝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祭祀典礼9月2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仪式起源于何时?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杨朝明:孔子在世时,就有“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之誉。孔子去世后,鲁国国君写了诔文,相当于今天的祭文,在诔文中,称孔子为“尼父”,十分尊崇孔子。这是对孔子致祭的开始。

 

  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去世后如丧父母,自发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丧三年,表达对孔子的尊敬与追思。人们以他生前居堂为庙,收藏供奉他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这是孔庙的由来。

 

  汉代以后,包括皇帝以及王公大臣在内的很多人不断祭祀孔子,祭祀孔子逐渐形成定制。唐代以后,全国各府、州、县皆立孔庙,并定期祭祀。因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道场。

 

  人们纪念孔子、尊崇儒学,是由孔子儒学的崇高历史地位决定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古人对孔子儒学及其重要地位的肯定和赞许。

 

  祭祀孔子是我们表达“尊师重道”的重要方式。尊师,是因为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身上承载了“道”,并通过教育将“道”不断传承。祭祀孔子,“非祀其人,祀其道也”。孔子祀典旨在弘扬儒家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

 

 

尼山是中国先哲孔子的诞生地,更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圣地。图为山东省曲阜市尼山圣境。图/CNSphoto 张珺楠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之外,祭孔典仪还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广泛举行?又为何能代代传承?

 

  杨朝明: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一般情况下,有孔庙的地方就有孔子祭祀。孔子儒学不仅在中国传承了2000多年,还传播到东亚、东南亚和欧美等地,随华侨华人的流布而繁衍,所在地不仅传习儒家经典、传播儒学思想,也兴建孔庙、祭祀孔子。

 

  在海外,以东亚、东南亚地区为主的“东亚儒学文化圈”受孔子儒学的影响最大,对孔子的祭祀也最为广泛。孔子儒学在公元3世纪以后陆续传入朝鲜半岛,后传入日本。15世纪以后,儒学在越南传播并逐渐兴盛,他们特别重视儒学,因而也重视孔子祭祀。

 

  随着孔子儒学影响的扩大,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也都建有数量不等的孔庙。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孔子祭祀在中国大陆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带动了世界各地的孔子纪念活动。例如,2005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举行“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活动同步在曲阜、上海、衢州、建水、武威、长春、香港、台湾、韩国首尔、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美国旧金山、德国科隆等地举行。

 

  特别要注意的是,孔子作为一个精神符号,一直是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象征,在海外的唐人街和华人社区中多建有孔子庙和孔子像。在海外,华侨华人对孔子的祭祀一直络绎不绝,这些祭祀虽然在仪式上较为简陋,但他们内心的虔诚和对故土的思念却是情真意切。

 

  孔子儒学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毫无疑问是因为孔子儒学所包含的普适价值和世界意义。世界著名哲学家、神学家孔汉思在起草《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时说:全球伦理最基本的两个伦理框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两点:一个是人道,即孔子说的“仁”。第二个是孔子在人文规则历史中设立的第一个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理想是天下为公,这也是几千年来历代中国人的愿望与追求。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体大思精,作为一种实践性文明,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对世界各地尤其东亚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当地时间9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举办书画雅集活动,正在比利时访问的中国书画家代表团与比利时艺术家同场作画写字,共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摄

 

  中新社记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孔子思想如何跨越国界,连接不同文化?

 

  杨朝明:孔子的思想本身就没有国界。早在《尚书·尧典》中,尧就提到了“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念,这其中克明俊德是修身,敦睦九族就是齐家,平章百姓就是治国,协和万邦就是平天下。所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始于《尚书》。

 

  中国先民们认知世界,以天地为师,着眼古往今来,关注四方上下。在中华文化的早期典籍中,“天下”“万方”“四海”之辞层出不穷,这源于中华文明的天下观、世界观、整体观、系统论。在与世界互动中,他们深刻理解“天道成而必变”“道弥益而身弥损”之类的道理,讲究注焉不满,酌焉不竭,当位而行,允执厥中。

 

  所以,孔子的思想是超越“一时一地”的,它包含了“天地之美”“万物之理”“古人之全”,因此,在《庄子·天下》中,将“内圣外王之道”称为“道术”而不是“方术”。

 

 

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尼山举行的春季学童开笔礼现场,数十名曲阜学童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第一个大字“人”,老师说,相较学文,学童更需要学会做人。中新社记者 邱江波 摄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加入到祭孔中来。您认为,祭孔活动未来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吸引参与者,特别是年青一代?

 

  杨朝明:对于中国年轻一代而言,参与祭孔活动有助于他们了解并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这种归属感是他们成为文化传承者的重要动力。

 

  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在《论语·公冶长》中曾提到:“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少者怀之就是使年少的人怀抱理想,所以孔子是关注青年人,对青年人有期望的。当年轻人怀抱理想和追求,积极向上的时候,无论家庭家族,还是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就有希望。

 

  关注青年人,就是关注未来。不论是祭孔活动,还是传统节日庆典、古籍研读会等,都应通过普及和推广,唤醒民众,特别是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式,它能够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吸引青年一代的注意。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吸引青年人关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对青年人过度迎合而非积极引导的现象,这是一种肤浅的、甚至弊大于利的吸引方式。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沉下心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以真诚和敬畏之心去呈现它,让我们传播出去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展示,更是心灵深处的触动与启迪。(完)

 

 

 

 

 

 


 

 

 

 

 

 

[번체자]  

 

 

 

 

 

 

東西問|楊朝明:祭孔爲何歷久彌新彌廣?

 

 

 

 

 

 

 

       中新社濟南9月29日電 題:祭孔爲何歷久彌新彌廣?

  ——專訪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楊朝明

  作者 於海濤 孫婷婷 李欣



  祭祀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是2000多年來,中國曆代爲了尊崇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而在各地的孔廟和文廟等場所舉行的祀典。近年來,越來越多喜歡中國文化、渴望瞭解儒家思想的人到當地的文廟、書院等地參與祭孔活動。

  祭孔大典起源於何時?設立的目的是什麼?還在哪些國家和地區舉行?近日,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楊朝明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就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紀念孔子誕辰2575年祭祀典禮9月28日在山東曲阜舉行,儀式起源於何時?設立的目的是什麼?

  楊朝明:孔子在世時,就有“天縱之聖”“天之木鐸”之譽。孔子去世後,魯國國君寫了誄文,相當於今天的祭文,在誄文中,稱孔子爲“尼父”,十分尊崇孔子。這是對孔子致祭的開始。

  孔子的弟子們在孔子去世後如喪父母,自發在孔子墓旁結廬而居,守喪三年,表達對孔子的尊敬與追思。人們以他生前居堂爲廟,收藏供奉他使用過的衣、冠、琴、車、書,這是孔廟的由來。

  漢代以後,包括皇帝以及王公大臣在內的很多人不斷祭祀孔子,祭祀孔子逐漸形成定製。唐代以後,全國各府、州、縣皆立孔廟,並定期祭祀。因此,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場所,同時也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道場。

  人們紀念孔子、尊崇儒學,是由孔子儒學的崇高歷史地位決定的。“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古人對孔子儒學及其重要地位的肯定和讚許。

  祭祀孔子是我們表達“尊師重道”的重要方式。尊師,是因爲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身上承載了“道”,並通過教育將“道”不斷傳承。祭祀孔子,“非祀其人,祀其道也”。孔子祀典旨在弘揚儒家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



尼山是中國先哲孔子的誕生地,更是歷代儒客朝拜之聖地。圖爲山東省曲阜市尼山聖境。圖/CNSphoto 張珺楠 攝

  中新社記者:中國之外,祭孔典儀還在哪些國家和地區廣泛舉行?又爲何能代代傳承?

  楊朝明: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場所。一般情況下,有孔廟的地方就有孔子祭祀。孔子儒學不僅在中國傳承了2000多年,還傳播到東亞、東南亞和歐美等地,隨華僑華人的流佈而繁衍,所在地不僅傳習儒家經典、傳播儒學思想,也興建孔廟、祭祀孔子。

  在海外,以東亞、東南亞地區爲主的“東亞儒學文化圈”受孔子儒學的影響最大,對孔子的祭祀也最爲廣泛。孔子儒學在公元3世紀以後陸續傳入朝鮮半島,後傳入日本。15世紀以後,儒學在越南傳播並逐漸興盛,他們特別重視儒學,因而也重視孔子祭祀。

  隨着孔子儒學影響的擴大,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也都建有數量不等的孔廟。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隨着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孔子祭祀在中國大陸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此帶動了世界各地的孔子紀念活動。例如,2005年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舉行“全球聯合祭孔”活動,活動同步在曲阜、上海、衢州、建水、武威、長春、香港、臺灣、韓國首爾、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美國舊金山、德國科隆等地舉行。

  特別要注意的是,孔子作爲一個精神符號,一直是海外華僑華人心繫祖國的象徵,在海外的唐人街和華人社區中多建有孔子廟和孔子像。在海外,華僑華人對孔子的祭祀一直絡繹不絕,這些祭祀雖然在儀式上較爲簡陋,但他們內心的虔誠和對故土的思念卻是情真意切。

  孔子儒學之所以能代代相傳,毫無疑問是因爲孔子儒學所包含的普適價值和世界意義。世界著名哲學家、神學家孔漢思在起草《走向全球倫理宣言》時說:全球倫理最基本的兩個倫理框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基本的兩點:一個是人道,即孔子說的“仁”。第二個是孔子在人文規則歷史中設立的第一個黃金法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的理想是天下爲公,這也是幾千年來歷代中國人的願望與追求。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文化體大思精,作爲一種實踐性文明,有跨越時空的穿透力,對世界各地尤其東亞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爲模式等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當地時間9月23日,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舉辦書畫雅集活動,正在比利時訪問的中國書畫家代表團與比利時藝術家同場作畫寫字,共同展示中華文化魅力。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攝

  中新社記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孔子思想如何跨越國界,連接不同文化?

  楊朝明:孔子的思想本身就沒有國界。早在《尚書·堯典》中,堯就提到了“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理念,這其中克明俊德是修身,敦睦九族就是齊家,平章百姓就是治國,協和萬邦就是平天下。所以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始於《尚書》。

  中國先民們認知世界,以天地爲師,着眼古往今來,關注四方上下。在中華文化的早期典籍中,“天下”“萬方”“四海”之辭層出不窮,這源於中華文明的天下觀、世界觀、整體觀、系統論。在與世界互動中,他們深刻理解“天道成而必變”“道彌益而身彌損”之類的道理,講究注焉不滿,酌焉不竭,當位而行,允執厥中。

  所以,孔子的思想是超越“一時一地”的,它包含了“天地之美”“萬物之理”“古人之全”,因此,在《莊子·天下》中,將“內聖外王之道”稱爲“道術”而不是“方術”。



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尼山舉行的春季學童開筆禮現場,數十名曲阜學童在老師的指導下書寫第一個大字“人”,老師說,相較學文,學童更需要學會做人。中新社記者 邱江波 攝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羣體加入到祭孔中來。您認爲,祭孔活動未來應該如何發展,以更好地吸引參與者,特別是年青一代?

  楊朝明:對於中國年輕一代而言,參與祭孔活動有助於他們瞭解並認同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強文化歸屬感和文化自信。這種歸屬感是他們成爲文化傳承者的重要動力。

  孔子的理想是什麼?在《論語·公冶長》中曾提到:“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其中,少者懷之就是使年少的人懷抱理想,所以孔子是關注青年人,對青年人有期望的。當年輕人懷抱理想和追求,積極向上的時候,無論家庭家族,還是國家社會,乃至整個世界就有希望。

  關注青年人,就是關注未來。不論是祭孔活動,還是傳統節日慶典、古籍研讀會等,都應通過普及和推廣,喚醒民衆,特別是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在傳承與傳播傳統文化的道路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創新方式,它能夠以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吸引青年一代的注意。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在吸引青年人關注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對青年人過度迎合而非積極引導的現象,這是一種膚淺的、甚至弊大於利的吸引方式。

  這意味着我們需要沉下心來,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價值,以真誠和敬畏之心去呈現它,讓我們傳播出去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外在形式的展示,更是心靈深處的觸動與啓迪。(完)

 

 

 

 

 

 

[출처]https://www.chinanews.com.cn/dxw/2024/09-29/10294975.shtml

인쇄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