제목   |  [6/12]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会健忘? 작성일   |  2023-06-05 조회수   |  15089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会健忘?

 

年纪轻轻就开始健忘,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记忆? - 知乎

 

 

  都说年纪大了容易健忘,但现在健忘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也出现了健忘的各种征兆。

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这些记忆错乱的情况?

  1. 一边打电话一边跟人抱怨手机找不到了,一年365天,不是在找东西,就是在找东西的路上;

  2. 出门后记不清有没有关水管,有没有锁门,有没有带钥匙;

  3. 和别人聊天,话到嘴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要讲什么,很久很久之后又突然想起;

  4. 看到别人的信息,想着等一下忙完了回复,结果忘记了,无端给人留下冷漠的印象;

  “偶然性遗忘”,也许是大脑不想太累

  在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记忆力水平不同的角色:有人记性特别好,能在不同的网站分别设置不同的密码;有人记性特别差,路上经常遇到熟人,却死活对不上名字。没错,你会发现,健忘并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对于时下很多年轻人而言,也会有很多“忘记把钥匙放在何处”的尴尬体验。

  为什么大脑要花费力气让我们遗忘呢?最近,一项发表于《神经元》期刊的最新研究表明,偶然性遗忘可能是由一种大脑的保护机制导致的。这种机制能够保证我们的大脑不会负载过多信息。换言之,这其实是大脑健康运作的一部分。这样的解释,相信会令很多“健忘”的年轻人释怀,专家的意思很简单,遗忘能够通过删除我们不需要的记忆,来帮助我们适应新情境——如果你会轻易忘却一个客户的名称,也许是因为你还有更重要的新客户需要去记住。研究人员之一的布莱克·理查兹表示,记忆的目的在于,让你成为能够在给定情况下做出决策的聪明人,而帮助你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遗忘某些信息。

  这种说法,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心理学经常接触到的一个词——选择性遗忘。无可否认,人类的大脑是“聪明”的,它知道什么应该“记住”,什么应该“忘记”,于是“有选择地忘记”成为了我们一项非常有用的技能。尤其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来说,这个技能可以极大地减轻他们的痛苦。

  有趣的是,在最新的“治愈系研究”中发现,人类这种特殊的遗忘机制与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正则化”概念不谋而合。偶然性遗忘的作用,正是为了能够令我们总结过去的事件,从而帮助我们在面对新情况时做出决策。

  记忆能储存很长时间,有线索就能记起

  从大脑的角度而言,遗忘能够通过删除我们不需要的记忆,来帮助我们适应新情境,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遗忘除了具备保护机制的作用(例如选择性遗忘),背后还有各种不同的机制。所谓“遗忘”,说白了就是“记忆提取失败”,有时候,我们会记不住在每天停车的停车场中,自己究竟把车停在了哪个停车位上了。那么,这究竟属于哪一种“遗忘”?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黄健老师告诉记者,遗忘的成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大脑相关痕迹消退,也就是跟记忆相关神经元的信息出现死亡或者重组,这种遗忘是不可逆的;第二种就是记忆提取失败。“在记忆早期研究中,研究者认为人类记忆的遗忘应该是比较常见的,或者说我们上述提到的完全遗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后续的研究发现,可能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人类遗忘的能力。实际上人类记忆的储存是可以非常长的时间,我们无法记起,是因为没有好的线索,导致提取相关的记忆失败而已。”

  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多人都有过,甚至有人会即可浮现出之前在某个地点经历过的事件。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说明了我们的“忘性”并没有想象中大,关键是我们无法提取而已。黄健老师解释说,如果我们无法准确地回忆某个特定事件,或许是因为记忆受到干扰而提取失败,但不代表你已经遗忘。

  “遗忘”的两种状态

  完全遗忘:假如你完全无法回忆,或者从此也都无法回忆起小时候的某些具体的事件,就算是别人向你栩栩如生地描述它,你仍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一般来说这种遗忘可能表示该记忆在大脑里的痕迹完全消退了。

  部分遗忘:假如你回忆上周一早餐吃了什么,你可能会通过这样的线索回忆:上周一我要上班,应该早起,但是却睡过头了,所以只在门口小卖部买了两个包子吃了。但如果我再问你,买包子时的情景、说的话、卖包子的人穿什么衣服,这些细节问题你可能无法回忆起来,这就属于部分遗忘。

  舒缓焦虑情绪,即可重拾记忆钥匙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记忆并非能招之则来。记忆的过程是需要动脑子的,因此与思考过程密切相关的因素也会跟这个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结。如果想要打败健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舒缓焦虑,调适情绪。就短期而言,精神压力能促进记忆,大脑可用来储存记忆的能量也相应减少,但若长期处在紧张状态,却会导致大脑的永久性变化。尝试把生活节奏放慢,可使思维清晰很多,在处理新信息时学会让自己放松,这样记忆障碍就不会发生。

 

 

 

 

 

 

 

 

 

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7/1126/c14739-29667905.html

인쇄하기